勤廉江西史鉴 | 勇开“请客不收礼”风气之先
勤廉江西史鉴『44』
勇开“请客不收礼”风气之先
——赖德水的故事
赖德水(1928-2020年),江西石城人,中共党员。从教四十余年,他德高望重,桃李满天下。退休后,他勇开风气之先,践行和倡导“请客不收礼”,使之在当地蔚然成风,他也被人称作石城“请客不收礼”第一人,受到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报道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,石城当地就有“请客送礼”“礼尚往来”的传统,当时送礼和回礼多为生活必需品或小额现金,不求贵重,但表心意。到了九十年代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当地很多人外出创业、务工挣了钱,于是回乡办宴请客的风气越来越盛,送礼回礼的标准越来越高,攀比现象也越发严重,当地群众都苦不堪言。
赖德水每次赴宴时,总能看到宾客们表情复杂地给主人送上大红包,有的因为送不出高额礼金而不敢赴宴,还有的暗暗抱怨:“某某太贪了,刚办了酒席,又来请客!”这样的现象让他陷入了思考:主人家办宴席,本来是想邀请亲朋好友来见证家中喜事,现在这样完全背离了初衷,人情味变成了金钱味,还加重了大家的经济负担,必须做点什么改变它。
赖德水
1997年,赖德水借着自己举办70岁寿宴的机会,做出了一个“大胆”举动——他在请柬里特别注明“来了即是心意,喝酒不必送礼”。这在当时来说,简直不可思议。许多人对此充满疑虑和不解,但参加寿宴时还是依例送上红包。对于大家送来的红包,赖德水并未当场拒绝,而是先行收下,待寿宴结束后再逐户登门致谢,并退还红包。这一“反常举动”引发热议,“开风气之先”的好评纷至沓来。人们也逐渐开始反思旧俗的弊病,“请客不收礼”的新观念悄悄在人们心中萌芽。
在赖德水的带动和长溪村党组织的推动下,长溪村当年成立了祠堂事务管理委员会,委员会成员们主动带头“请客不收礼”。当地党委政府敏锐捕捉到这一社情民意新动向,于是因势利导,积极介入和推动,连续多年出台规范性文件,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承诺“请客不收礼”,纪委、组织部门随机进行监督检查,同时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,把“请客不收礼”写进村规民约,从党员干部示范引领逐步转变为全民践行。慢慢地,“请客不收礼”成为石城的新风俗,群众自觉认同,逐渐减少办宴频率,缩小宴请规模,不再收送礼金。
赖德水一生节俭,始终秉承着“与其留家财,不如留好家风”的做法,教导家中后辈要勤俭持家。他生前就反复交代儿女,自己的丧事要一切从简,“如果可以的话,不要通知亲戚、朋友、学生来祭奠,甚至连墓碑都不要立”。希望不给后辈添一点负担。
2020年,赖德水因病去世,家人遵照他的遗愿,没有邀请生前好友和学生到场送别,丧事也只操办了一天,就这样安静地走完了平凡而特别的一生。他勇开风气之先的举动,带动了长溪村、屏山镇,乃至整个石城县形成“请客不收礼”的社会风尚。如今,这一文明新风尚得到人民日报、中央电视台、光明日报、半月谈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,赖德水也成为石城百姓中家喻户晓的“请客不收礼”第一人。